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联合攻克此瓶颈难题
进入4月,北梭迟熟龙眼逐渐开花。由于今年是北梭迟熟龙眼“大年”,树上的花蕊也显得比去年多。为确保今年丰收,解决“大小年”收成问题,省农科院专家李建光研究员、郭栋梁博士与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组成联合专家组深入北梭村,对北梭迟熟龙眼开展种植全要素调研。专家组现场通过土壤检测、树体分析、气象比对、病虫害情况等科学手段,以及与农户进行种植交流,最终锁定导致隔年挂果的核心症结。专家组发现除了自然条件的影响外,龙眼树的修剪管理不当也是导致隔年挂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合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专家组指出,隔年挂果现象与树体营养分配失衡、花果管理粗放密切相关,提出“疏花疏果+营养调控”的综合管理方案,通过科学疏花疏果,减少树体负担,平衡营养积累,同时配合有机肥与微量元素的精准施用,增强树势,稳定产量。此外,专家组还指导农户实施“控梢促花”技术,通过物理控梢与化学调控结合,确保花芽分化质量,减少“大小年”波动,实现年年挂果年年丰收。
北梭村龙眼种植历史悠久,因其独特气候条件,北梭龙眼开花时间为4月上旬左右,采收时间为7月下旬至9月上旬,形成“四月吐蕊、九月飘香”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据统计显示,北梭村种植有300余亩优质迟熟龙眼,年均产量突破300吨,以每公斤10元的地头收购价计算,年产值可达300多万元,惠及全村200余户果农,是北梭村乡村振兴特色产业。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