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重仅有0.65公斤到2.83公斤,一个胎龄仅26周的超未成熟小生命“迷你宝宝”小英(化名),在经历了110多天的“生命托举”后,终于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中山六院粤西医院)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的悉心照护下,跨越了年度的爱与希望,成功健康出院。
▲小英和爸爸妈妈向新生儿医务人员赠送锦旗
小英妈妈在整个孕期中,始终全力配合医生,调整用药并接受治疗。2024年9月27日,小英妈妈突然感到小腹剧烈疼痛,不久后,这个“迷你宝宝”小英急不可耐地降临人间。他降生时,体型微小,仅与成人手掌相仿,皮肤薄如蝉翼,肤色呈现出酱红色,哭声微弱无力,四肢绵软,呼吸艰难。面对这极为脆弱的小生命,新生儿科复苏团队迅速展开行动,保温箱、呼吸机等抢救设备早已严阵以待。断脐后,立即实施保暖、气管插管、呼吸机正压通气等一系列紧急救治措施。在团队的默契配合下,待生命体征稍有平稳,小英便通过绿色通道被迅速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接受进一步治疗。
▲小英妈妈在NICU进行母婴亲密接触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公斤、正常范围为2.5~4公斤。我国每年约有120万早产儿出生,占新生儿总数的7%。其中,孕龄小于28周的早产儿被归类为极早早产儿,而出生体重不足1公斤的婴儿则被称为超低体重儿,亦俗称为“袖珍婴儿”。由于这些婴儿的各个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他们的抵抗力极弱,极易感染,常见的威胁包括先天性肺炎、感染、消化道出血以及喂养和营养问题——每一个难题都可能将脆弱的小生命推向生死边缘。小英的病情尤为危重,初到新生儿科时,他体重仅1斤3两,宛如一个“迷你版”的“小豆丁”,全身皮肤薄如胶冻,触之欲裂,呼吸艰难,三凹征显著,反应迟钝,时刻面临生命危险。▲出院时的小英已经2.83公斤
感受到大家满满的爱意,小英的身体日渐强健,呼吸变得平稳,各项生命体征也逐渐恢复正常。经过114天的悉心治疗和照护,2025年1月18日,小英终于康复出院。他的爸爸妈妈一同为医护团队赠送锦旗,以表感激之情。回忆起这3个多月的牵挂,小英妈妈忍不住泪流满面。“出生时不到巴掌大,当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触摸,感受到他微弱的心跳,那一瞬间,宝贝仿佛充满了温暖和力量。”从最初的小心谨慎,到如今的娴熟拥抱,小英妈妈对宝贝的未来满怀信心。
▲二期工程启用后,位于2号楼住院楼的新生儿科住院病区

▲儿科门诊就诊取药“一站式”服务,内设母婴室、儿童游乐园据悉,中山六院粤西医院儿科2023年成功入选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儿科设置了多个临床亚专科,包括新生儿科、小儿呼吸科、小儿心血管科以及小儿消化科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儿科医疗服务。目前,中山六院新生儿科主任、中山六院粤西医院副院长李思涛主任医师,担任学科带头人,带领着儿科团队。随着二期工程的启动和投入使用,儿科门诊实施“一站式”服务,大幅提升了患者的就诊效率,为家长们提供了更安心、更便捷的医疗服务体验,也成了健康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示范性考察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