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林志通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多管齐下抓好财政收入、减轻财政压力的建议》(第TA2024035号)的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工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投资促进中心、国家税务总局信宜市税务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6月25日进行了信息沟通,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优化创新营商环境,多元化培育财源
(一)鼓励涉农企业创新发展,巩固原有财源基础
1.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扶持培育好龙头企业发展,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大力扶持省级龙头企业信宜市粤信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加快推进粤信禽畜加工基地建设,发展以生猪为主的肉类食品、副食品及预制菜加工体系,实现生猪全产业链发展。建成投产后,预计企业年经营收入可达15亿元,地方税收约1000万元,新增就业人员250多人。二是引进广东省属国企广东广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我市国企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共同推进信宜市怀乡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信宜怀乡鸡屠宰冷链、生鲜配送一体化及怀乡鸡食品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项目投产后,预计年运营收入可达1亿元。
2.鼓励支持指导三华李等农业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农产品深加工的研发。2023年信宜市钱排粤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报《高效纳米农药绿色防控三华李病虫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成功立项,获得立项经费30万元,信宜市朝兴李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报的《高品质三华李果干蜜饯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成功立项,获得立项经费30万元。
3.引导农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解决农产品种植及深加工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2023年,信宜市朝兴李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携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以及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共同申报的《高品质三华李果干蜜饯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成功立项,接下来团队将聚焦新鲜三华李果干前处理及干燥技术、三华李果干微生物降酸技术研究、高品质三华李果干蜜饯加工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工作。
(二)帮助重点企业开拓市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在推动重点骨干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方面,我市2024年1-4月工业技改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51.9%,接下来继续动员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2.在推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方面,重点推动福尔公司整厂搬迁增资扩产项目和东东蛋业项目加快建设,尽快在2024年通过验收并投产。
3.在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方面,积极帮助重点企业开拓海内外销售渠道。2024年1-4月,重点骨干企业广东福尔电子有限公司累计产值同期增幅达25%,信宜华辉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累计产值同期增幅达4.6%。
(三)吸引新兴企业入驻扎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拓宽财政收入渠道。2023年,信宜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4亿元,其中106家信宜产业转移工业园入园企业缴纳税金约7577.55万元,占比5.77%。如果只考虑本地留成部分,实际缴纳税金占比不到5%,而广东省一级仅企业所得税占比就有19.1%。企业是纳税的重要主体,市投促中心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招商引资渠道,积极引进更多项目落户信宜,增加我市规上企业数量,拓宽财政收入渠道。2023年,我市签约超亿元工业项目6个,协议投资额36.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约2200个。2024年,我市计划引进超亿元项目10个。
2.优化招商引资服务,加快项目投产,增加财政收入。我市出台了《信宜市重大产业项目帮代办及全过程服务工作制度(试行)》,市投资促进中心配合制定《信宜市投资促进中心企业服务专员工作方案》,一项目设置一跟办员,专人服务,全程跟进项目,助推项目加快落地投产见效,增加财政收入。
(四)助推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特色文旅路线
1.推动文旅能级提升。坚持市场化、高品质推动“农文旅”深度结合发展,争取今年年底完成跨朱砂、怀乡的黄华江虎跳峡大型景区建设并联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加快贵子秋风根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沿云茂、包茂、阳信高速的15 个重点乡村,着力打造“串珠式”精品旅游线路,逐步形成广佛地区和粤西桂东2.5小时交通圈游客四天三夜休闲农文旅目的地。
2.全面提升文旅项目运营水平。贯彻落实《信宜市乡村振兴景村共融精细化管理规定》要求,以双合村为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提升钱排、平塘、白石、怀乡、朱砂、贵子6个镇的农文旅景区“景村共融”精细化管理和运营水平。推动钱排—平塘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山水双合—李花谷创4A,马安竹海、窦州里创3A。
3.深化“旅游+”融合模式,开展全年常态化运营活动和宣传推广,练好“招式”。“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节事”不断融合,2023年,我市举办了530享李季、第五届龙舟锦标赛、茂名“墟BA”男子篮球联赛(信宜窦州墟站)、窦州墟万人徒步行等各类赛事和活动20余场。2024年,将依托山水双合、李花谷、马安竹海、三华李度假区等景区优势特色,办好李花节、530享李季、中国李乡徒步节、龙舟赛等节庆、赛事活动;在窦州里、牙雕馆,以非遗文化为重点,逢每周五、六及重要节假日举行非遗工坊、美食活动,根据二十四节气举行非遗展演活动,打造具特色的“产业墟、文化墟、幸福墟”。
4.积极开展一系列荣誉争创工作。马安竹海、窦州墟争创国家3A景区;李花谷—山水双合争创国家4A景区;马安竹海—李花谷—山水双合联合争创广东省旅游度假区;窦州里争创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和广东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等,全力提升信宜文旅产品的形象和美誉度。
二、多管齐下抓好税收,努力挖掘增收潜力
(一)扶持企业健康发展,培植地方税源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整合利用现有信宜特色资源,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扶持中小微企业往多向优更进一步。二是摸底信宜企业发展情况,针对性激发税收增收潜力。联合税务部门加强对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等重点企业税源调研,切实解决项目落地投产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一对一落实税收可增长点。
(二)规范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做到应收尽收
一是加强房地产企业全生命周期监控,督促企业及时足额预缴,并辅导企业及时结转收入缴纳税款;二是加强监控建筑企业按工程进度开票,督促企业按时缴纳税款;三是加强重点税种管理,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进行税负监控,防止企业少缴税款;四是加强纯地方税种管理。跟踪耕地占用税、大宗土地拍卖契税入库,继续加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环境保护税等税种管理,对未按规定申报的企业开展精细辅导,提高企业的纳税遵从度;五是充分发挥税收保障机制作用,不断健全政务部门协同的税收大数据网络,持续优化税费数据共享“全市一盘棋”,充分挖掘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项目潜在税收风险,为组织税费收入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六是积极配合茂名市税务局稽查部门,发挥“以查促收”“以查促管”的作用。
三、拓宽非税增收空间,夯实非税收入基础
(一)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增加可用财力
一是做到应收尽收,应缴尽缴。持续加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处置盘活力度,加快低效、闲置资产出租、处置,促进资产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二是聚焦土地出让收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加快土地出让进度,提高土地出让净收益总量,协调企业缴清成交地块的出让金及追收往年土地出让价款,增加收入。
(二)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有效缓解收支平衡压力
一是形成向上争资合力。压实各部门职责,深入分析研究国家政策资金扶持方向,积极主动对接上级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和资金争取;二是发挥政策资金导向功能。加大项目申报推进力度,谋划一批优质项目,加大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补助力度,保障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
四、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保障重点领域支出
(一)严控一般性支出
一是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降低公用经费标准。2024年公务员公用经费标准由1万元/人降至0.8万元/人,事业人员公用经费标准由0.6万元/人降至0.4万元/人,全市公用经费节省约1,000万元,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二是按照“三保、三减、严控”原则严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优先保障“三保”、债务付息等刚性支出;加强政府采购监管,严禁无预算、超预算采购行为。三是加快债券资金、增发国债资金和直达资金等专项资金使用,集中财力支持“百千万工程”、民生实事等关键领域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二)严控新增项目支出
严格预算刚性约束,加强项目审核,对于预算外的项目不安排支出,减小年度预算支出压力。
(三)从严有序安排支出
加强预算项目支出管理,对所有预算项目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坚持有保有压有调整,突出保障重点,优先保障“三保”及重点领域刚性支出,坚决防范“三保”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
以上答复主动公开。
感谢您对我市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信宜市财政局
2024年6月28日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