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今日笔者在逛孔夫子旧书平台在南粤书局店铺中发现一幅民国34年(1945年)信宜县立农业职业学校民国三十四年第三届晖义社同学毕业摄影照片。 图源:南粤书局店 图源:南粤书局店 同时展示的还有民国三十二年信宜县立农业职业学校聘书1张。从聘书零星的字体辨认,这是由校长:陆诒(读yi或dai)正 聘用梁汶洪为学校班主任兼高初级各班农科教员的聘用书。 图源:南粤书局店 聘用书等同于今天的合同,里面待遇工作时长自然也是清清楚楚。 从任期为民国三十二年八月一日至三十三年一月三十一日(1945.8.1-1946.1.31)。月薪水平为新金圆币贰佰一拾贰圆(212元),正膳杂各费均存内(不包吃和其它费用)具体上班时间多长部分,以及合同条款模糊没看清。还需要有意向买到原件的人才看得清了。这个薪水对比今日的教师工资,你觉得那个时代的老师工资待遇怎么样? 图源:南粤书局店 看到这里可能有不少读者会发来疑问,为什么当时的信宜还有农业学校呢?这个就要从抗日战争的原因说起了。 图源:信宜文史第七辑 由于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沦陷,地处偏僻相对免受战火纠纷的信宜县成为了大后方的安置地。而根据信宜文史记载,1940年,我国著名的农业教育家、优秀的农业科学家丁颖教授也在信宜办过稻作试验场。他和科研人员在信宜县怀乡镇批田培育中山大学农学院领导培育的水稽试验种籽,并在当地留下“过路忧”高产水稻品种。 图源:信宜文史第七辑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当时的农界名人刘其铭(广东信宜人),曾任广州省立高州农业职业学校校长,在信宜西江中学的历任校长中也榜上有名。当年的农校原址是否是今日的西江中学呢?这个有待当地人知情人反馈了。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我们敬爱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也曾在信宜市展开超级杂交稻协作组总结会议。并表示:”信宜完全可以成为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 2000年中国(信宜)超级稻协作组总结会议召开现场 图源:信宜融媒体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主持会议 图源:信宜融媒体中心 袁隆平院士一行参观我所东镇六运500亩巴西香蕉示范基地 (信宜东镇六运) 袁隆平院士一行参观了信宜农科所的利用温泉热能与控光技术鉴定杂交水稻种子技术的基地。
来源:寻踪记一梁罡烙百家号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